筆名的由來

筆名的由來

幾年前,因為一時的興起想開始我的創作生涯,便給自己取了個筆名,叫作「孔倪兒」.我不姓「孔」.當然也沒有像現代大家一樣,除了名以外,還有字呀、號什麼的,所以「倪兒」自然不是我的真名.
自取「孔」姓,原意是想沾點兒《智聖先師》孔子之光,希望自己能像老師一樣能言善道.後來自覺不配用「孔」為姓:一來我沒有老師過人的智慧,二來不想誤導讀者,便在一次無意中而改為「空倪兒」.
事情是這樣的,有一次在打完自己的一篇小品散文的時候,因當晚實在太累,也沒多加細讀便將檔儲存起來.結果幾天之後,想來看看有什麼需要修改或補充的地方.卻在細讀之下,發覺這篇文章的見解過分迂腐、膚淺,就算是幾個月沒睡的大家也應該不會寫出這種文章吧?我以為,像這樣缺乏精神營養的廢稿應該馬上從人間消失!就在欲刪除文件的時候,意外地看見自己錯把「孔倪兒」打成了「空倪兒」.哈哈!真夠貼切不過了呀!我想:『只有空思想的倪兒!』沒錯,這名最適合我了.從此,便自稱「空倪兒」了.
至於「倪兒」,純粹是自己喜歡「倪」這一個字罷了.中華文字的神奇之處,就是它的「視覺效果」.這是其他文字所不及的地方,也是生長在英文教育的我喜歡華文的原因之一.「倪」的左手邊是個‘人’,而右手邊則是個‘兒’.人兒人兒的,不就是身為人兒的我嗎?我為國之子,也為人子.我創作,就是想告訴國家、告訴父母,我的理想、我的思緒、我的喜與悲.很簡單的出發點,可是現在的社會裡,問誰能坦然面對自己的父母、自己的國家,而講出心裡真正的想法呢?我不敢斷言自己的坦承是否深入.很多時候,社會不允許我的直率.我還不想半夜被抓去勞改,模模糊糊地在監獄裡虛度光陰.
為何不用真名?很想,卻不能.因為很不巧的,新加坡有一名出色的作家跟我同名,雖不同姓.這個名字一直讓我在讀書時代背負著他的身影.只要一道出我的名字,老師同學們便會問起:『你和他有什麼關係嗎?』以及『你姓梁嗎?』之類的問題.我想從他的身影裡面走出來,然後展現真實的、獨特的「倪兒」.不過,我總是無意識地把他當作自己的榜樣,向他學習.不可否認他的文采,不可否認他的多才多藝.小時候總有這樣的想法:『如果他可以,那麼同名的我也不應該差到哪裡去!』
不過我的起步太遲了.
真正接觸華文應該算是小學七年級吧?或許很多現在的年輕新加坡人不知道七年級的存在,因為我是最後一批小七的學生,後來改成的EM制度是沒有小七和小八的.沒錯,我在小學時期留級了,所以比人家慢了一年.小五成績公佈後,我沒能順利升上小六班,反而跳去小七班.「跳級」對我來說,算是一種奢侈,是校方給與我的寬容,也是老師給與我的「再生」機會,要不然便會慢人家兩年了.後來努力學習,希望能追上前面的朋友,可是結果還是慢了一年.就在這一年裡,我認真地複習從前所學的東西,還有努力地反省.慈祥的陳老師讓我重新認識了華文.在她的細心教導下,我發現文字可以讓我表達內心壓抑著的情感.這種抒發感情的途徑把我從自閉的世界裡救了出來.我知道我需要什麼了.我需要把我的委屈給寫出來,我需要發洩!
但是我沒有像同名作家一樣的生活背景.我的父母並沒有受到高等教育.父親唸至中二便停學,母親小學沒畢業.家裡都是講方言為主,所以我的華文基礎甚是不穩.我晚了很多年才認識華文,晚了好多年才創作.因此當朋友把我和同名作家相提並論的時候,我總覺得愧不敢當.畢竟,我還在重新學習華文.可是人們往往在知道了我的名字以後,都會拿我的文章和同名作家的文章做比較.當然,我的差好多好多.
所以,用真名是絕對自挖墳墓.我想表達的是自己對社會、對人類的感想.我不代表任何人,我是我.在文字的世界裡,我找到我自己.每一篇文章都是我當時的真實的感想.我不保證我的思緒是一致的,因為我隨著自己那個時候所感受到的、所聽到的、所看到的心情去寫.我的唯一目的,是抒發情感.要向國家、向父母說出我的感受.
最後,我的文筆雖不及他,可是我是獨一無二的「空倪兒」,請別忘了.

空 倪兒
6日12月2004年


2 Comments

  • moshengren

    12月 9, 2004

    不会忘记的。你就是你啊!
    梁莫人的确很出色,连他写词的功力也是不可否认的。
    但你有你的特色,他有他的,不应相提并论吧?

    名字一样,只是巧合。
    但也有可能是一种想跟写作切也切不掉的关系。=)

    • Kongnir

      12月 10, 2004

      雖然很不願意碰見梁老師(怕人們又把我們的名字拿來取笑我),我還是很希望能夠會見這位新加坡文學大家,向他學習更多的知識!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