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电脑室:小市民的牢骚

刚刚上了《台湾与香港文学》的课。
许多课题在脑袋里旋呀旋的,突然很多话想说。
现在正躲在学生电脑室里,对着电脑阅读伯克。
脑海里还不时浮现夏日的影子。
思念无时无刻随时来袭。

今天在课堂上谈论的是香港在60至80年代的社会现象。
这段期间,许多不同形式的作品频频冒出。
但是都不外围绕在香港小市民当时的生活规律以及困境。
不被肯定的殖民地;失去了归属感的人民。
他们对于生命都失去了方向,根本不知道未来的路该何去何从。
管制他们的是一群和金钱与势力挂钩的外来侵略者。
这些人只顾他们自己的利益,从来没有为当地的香港人民的未来费心设想过。
繁荣的社会里面住着没有灵魂的人们,然后社会开始腐烂。
嫖妓、抽大麻、瘟疫、抢劫、难民侵略……
东方之珠,在那个时候,只是英国人散发出的刺眼的光芒。
为的是迷惑外界的双眼,让他们看不见香港小市民的痛苦生涯。

其实在80年代的新加坡也有过类似的案例。
至今还是如此。
美丽的城市花园,背后住着一群被封闭的小市民。
唯有成为什么委员会的议员,仰或是政府机构的奴隶,才能够越来越富裕。
外界的人也看不见我们这些小市民的痛苦。
在学校学习的课程,不外都是政府安排的。
他们需要大量的工程师,就刻意注重数学和科学。
然后拼命地推广英语和工程学。
现在中国市场逐渐开发,政府就大力地推广华文,还说什么‘讲华语Cool’。
学习华语,对我们而言,就像学习一种外语。
就像许多人喜欢韩语或者日语一样,华语是一种外国的文学。
我们学习,为的是了解别的国家的语言,为的是个人对于这个语言的兴趣。
何必为了最‘酷’、最IN,才去学习呢?
那么这些人会用心去学习吗?
据我发现,新加坡的大学生大多都是以华语来沟通的。
至少在我周围的朋友都能够以华语沟通的。

在新加坡,唯一能让人民欣慰的,莫过于教育基金了吧。
政府规定新加坡公民都必须读完小学。
而且从小学至高中的学费都由政府来承担。
我们只需要缴付少许的额外费用。
但是,很多时候,他们只看表面,根本没有进一步了解人民的生活规律。
当然,他们也看不见我们的苦难。
每年给我们一些钱,就硬提升了什么税什么税的。
说是5%,但这样看似很少的数目,对我们底层社会人士来说是有很大影响的。
设想想,一天一家四口的费用就差不多花了大约120新元。
一个月下来,加上电费房租什么的,也差不多有3900新元。
一个月的税少说也有195新元了。
这钱就能够让一家四口多活一天半了!
我爸一个月才赚1000多,姐的月薪也不过900新元。
我毕业后还得偿还大学的学费。
这样一来,可怎么生活下去呢?
贫困的人,只会越来越贫困。
这些,他们看得到吗?
他们看不到。因为他们认定了新加坡是个富裕的国家。
抽了我们那么多心血,能不富裕才怪呢。
我们呀,拥有太多的表面功夫,却少了极重要的内涵。

这些只是我这个小市民在发牢骚。
并不代表我不喜欢新加坡。
因为比起其他国家,我们还算得上是比较幸运的人民了。
至少在众多的高层人士里面,还有很多慷慨而且关注贫困人民的知识分子。
有了这些人的帮助与支持,相信国家的贫富会逐渐维持平衡了。